青岛市科技局日前印发《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对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市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和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提名、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提出了新要求。
新政明确取消了奖励的三等奖,增设特等奖,进一步提高了奖励的入选“门槛”,为选出真正高质量的科技项目奠定了基础。同时更加强调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引领作用,增设“成果转化贡献奖”,鼓励获奖项目围绕青岛24条重点产业链,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己任”,将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整体来看,新政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奖励与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通过优化调整市科学技术奖的奖项设置,规范提名、评审和监督等规定,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奖机制等举措,将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青岛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注入创新动力。
奖项“减量增质”,服务经济发展
此次青岛“更新”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更加明确地透露出聚焦服务经济发展需要、强化科技奖励导向等信号。
新政优化、调整了市科学技术奖的奖项设置。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增设市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并明确了授奖条件:获得该奖项的成果需要聚焦青岛的24条重点产业链,由获奖团队自主研发或引进、消化吸收后,能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已形成较大规模产业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近年来,与24条重点产业链密切相关的青岛市科技奖获奖项目占比已达七八成。
如此一来,青岛市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类别由之前的5大类修改为6大类,包括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市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和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同时,新政在奖励等级中取消了三等奖,增设了特等奖。一方面,三等奖的取消让奖励的“门槛”进一步提高,可推动奖项质量“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具有特别重大科学价值、技术创新性特别突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特别明显的相关项目,可以授予特等奖。这意味着只要成果足够“重磅”,一等奖已经不再是“上限”。
此外,从最近两年的获奖情况来看,2021年度、2022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均将获奖项目和人选的数量控制在120个以内。与此前每年接近150个获奖项目的数量相比,青岛对科技成果的评选释放着“减量增质”的信号。
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
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对于城市来说,科学技术奖励是推动科技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一年一度的市科技奖颁奖不仅是青岛科技界的“盛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获奖项目和获奖人标注着城市科创的发展高度,都是行业发展的引领者。
因此,新政明确,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每年授奖数量不超过2个,奖金数额为每人100万元,全部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历年青岛科技奖获奖项目都不乏享誉全球的成果。2021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5g远程腹腔镜手术装备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代表着全球远程手术的“第一梯队”水平;中国海洋大学牵头完成的“海底界面层灾害原位动态实时观测技术与装备”项目已为50余项海洋工程“保驾护航”,近三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5亿元;海尔集团的“空调器水洗空气净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了水洗空气净化技术,实现99.9%的空气除菌率;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一等奖项目在行业率先实现三色光源的激光显示产业化应用,推动海信激光电视全球出货量稳居世界首位……
面向未来,新政将继续通过奖励前瞻性重大原创成果、奖励行业引领的“头部”科学家、奖励扎根产业取得关键突破的核心技术,助力青岛担起“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的使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
新政还完善了奖励的申报方式,将市科学技术奖励由推荐制调整为提名制,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在国际上,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科技奖励评选普遍采取的方式就是提名制。科技奖励本质上是相关行业领域内的评议和认可,将提名权交给较为熟悉行业实际情况的专家学者和学术机构,不仅有利于遴选出真正有重大贡献的成果,提升科技奖励的影响力和公信度,也能够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